追逐心中那個“現代農業夢”——記玉林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馮升暉
立秋時節收獲忙。走進北流市山圍鎮塘頭村,連片種植的番石榴果樹一片綠油油,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,農戶正忙著采摘!耙划地約產果1萬斤,根據市場收購價,能有2萬元左右的產值!痹鍪盏南矏,讓農戶笑逐顏開,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幕后功臣——馮升暉。
幾年前,馮升暉返鄉創業,帶領村民種植番石榴,走上了脫貧致富路,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。廣西現代青年農場主、廣西創業型科技特派員(科技廳)、2020年廣西勞動模范、2021年全國優秀農民工、玉林脫貧攻堅先進個人……一項項榮譽,正是對馮升暉奮斗創業的見證與認可。
回鄉創業,贏得村民信任
返鄉創業前,馮升暉在云南西雙版納從事香蕉種植工作,打拼幾年,他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。2015年,堅守著濃厚農業情懷夢想的他決定回鄉創業,以改變家鄉的貧窮落后面貌!半S著年輕人外出打工,村里不少土地被丟荒了,我就想著回到家鄉盡一份力,盤活被丟荒的土地!
然而,馮升暉的創業并非一帆風順,種過蔬菜、香蔥和水稻,均因缺乏經驗以失敗告終。最慘的一次,由于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冰雹,剛種下去的50多畝香蔥苗全蔫了。一次次摔跟頭,但他始終沒有氣餒,并且找準了前行的道路。2016年初,他投資200多萬元成立了北流市西山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,租下200畝土地種植臺灣珍珠番石榴,成為村里第一個嘗試大規模流轉土地,推動番石榴規;洜I的人。
合作社成立之初,社員僅有5個人,由于不了解合作社的運行模式,村民并不看好。此外,種植基地條件差,連拖拉機都很難開進去,一到下雨天更是泥濘不堪。面對一個個難關,馮升暉沒有輕言放棄,而是迎難而上,用實際行動打消了村民的顧慮!皢栴}總是會有的,我能做的,就是一點一點去克服!瘪T升暉說道。
到了2018年,合作社的番石榴種植規模不斷擴大,慢慢地,村民也轉變以往的觀念,紛紛加入到合作社中。在不斷發展中,馮升暉成功打造了“合作社+基地+農戶(貧困戶)”的發展模式,并輻射帶動周邊鄉鎮也發展番石榴種植。
利用電商,打通銷售渠道
種植番石榴,關鍵要解決銷路。如何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,化解市場風險,壯大產業,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,這成為了馮升暉必須要解決的頭等大事。
通過市場考察、分析,拜訪取經和通盤考慮策劃,馮升暉決定采取“互聯網+電商”的銷售模式,通過訂單銷售和天貓店、淘寶店、微店等電商平臺拓寬產品銷路,并且借助直播帶貨平臺,打造更加便捷的銷售渠道,實現了基地直供。這樣一來,不僅能夠大大縮短銷售流通時間,還打破了番石榴走傳統市場的單一銷售模式,實現了銷售跨躍式發展。
借助成熟的電商銷售渠道,不僅帶動了村里番石榴產業的發展,也拓寬了周邊村子的荔枝、紅薯干、檸檬、百香果等產品的銷售渠道。
拜師取經,打造特色品牌
作為村里的“領頭羊”,馮升暉潛心鉆研番石榴管理技術,四處拜師學藝,前往廣州、武漢、南寧、上海、四川等高校參加各種研修培訓,同時積極聯系廣西農業科研部門和高校的果樹專家取經,無論是在課堂還是田間地頭,他都不輕易放過任何一次學習機會。幾年下來,馮升暉的綜合素質及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得到較大提高,并將所學知識和技術用于實踐生產。更為難得的是,他還無私地將自己所學到的先進理念、實用技術印制成農民能讀懂、用得上的實用小冊子,成為了當地備受群眾歡迎的“實戰型”番石榴專家。
“應用科學技術,種植高品質番石榴,發展高品質農業!背@個目標,馮升暉繼續前進,致力于打造屬于自己的番石榴品牌:與廣西農業科學院合作,引進珍珠番石榴、西瓜紅番石榴、紅寶石番石榴等多個品種,并申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富硒認證,讓番石榴成功躋身北流市名特優農產品。目前,山圍鎮的番石榴面積已達5000畝,成為北流之最。
馮升暉用他的勤勞、智慧和果敢,成為了農業現代化助力脫貧攻堅的典型榜樣,展示了一名新型職業農民的新面貌。馮升暉還將自己的創業創新模式、電商扶貧模式復制到全區乃至全國各地,激勵引領更多人。
原標題:追逐心中那個“現代農業夢”——記玉林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馮升暉